黄河文化的不足之处(浅谈黄河文化与黄河精神的关系)

erjian2022-08-1462

本文目录一览:

黄河的地理概况

黄河的地理概况与前景预测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

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

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

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西界巴颜喀拉山,北抵阴山,南至秦岭,东注渤海。

流域内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形成自西而东、由高及低三

级阶梯。最高一级阶梯是黄河河源区所在的青海高原,位于著

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

上,耸立着一系列北西——南东向山脉,如北部的祁连山,南

部的阿尼玛卿山和巴颜喀拉山。黄河迂回于山原之间,呈“S”

形大弯道。河谷两岸的山脉海拔5500~6000米,相对高差达

1500~2000米。雄踞黄河左岸的阿尼玛卿山主峰玛卿岗日海拔

6282米,是黄河流域最高点,山顶终年积雪,冰峰起伏,景象

万千。

黄河流域的日照条件在全国范围内属于充足的区域,全年日照

时数一般达2000~3300小时;全年日照百分率大多在50%~75%

之间;仅次于日照最充足的柴达木盆地,而较黄河以南的长江

流域广大地区普遍偏多1倍左右。

黄河流域的太阳总辐射量在全国介于中间状况,北纬37o以北地

区和东经103o以西的高原地带,为130~160千卡/平方厘米?

年;其余大部分地区为110~130千卡/平方厘米?年,虽然不及

国内西南部,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强,但普遍多于东北地区和

黄河以南地区,为我国东部地区的辐射强区。

黄河下游的洪水,主要来自中游三个河段,即河口镇至龙门间

(简称河龙间);龙门至三门峡间(简称龙三间);三门峡至

花园口间(简称三花间)。这三个区间产生的洪水是构成下游洪

水的主体。上述三个不同来源区的洪水,组成花园口站三种不

同类型的洪水:一是以三门峡以上的河龙间和龙三间来水为主

形成的大洪水(称为上大洪水)。如1933年洪水,陕县站实测洪

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1843年大洪水,据调查估算陕县站洪

峰流量为36000立方米每秒。这类洪水具有峰高、量大、含沙量

大的特点,对下游防洪威胁严重。二是三门峡以下三花间来水

为主(称为下大洪水)。如1958年花园口站实测洪峰流量22300立

方米每秒和调查的1761年花园口站32000立方米每秒洪水。这类

洪水的特点是涨势猛、洪峰高、含沙量小、预见期短,对黄河

下游防洪威胁最大。三是以三门峡以上的龙三间和三门峡以下

的三花间共同来水组成(称为上下较大洪水)。如1957年及1964

年洪水,花园口站流量分别为13000立方米每秒和9430立方米每

秒。其特点是洪峰较低,但历时较长,对下游堤防威胁也相当

严重。

长期以来,黄河下游决溢灾害之所以特别严重,不仅因洪水

大,更重要的是泥沙淤积河道,河床不断升高,排洪能力降

低。黄河下游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每年约有4亿吨泥沙淤

积在下游河道内,以致河床日益升高,使其一般高出两岸地面

3~5米,最高达10米,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洪水时

常有漫堤或冲决的危险。1933年陕县站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

秒洪水,水大沙多,边涨边淤,水位特高,洪水一出峡谷,从

温县、武陟到兰考、长垣,两岸堤防共决口61处,不少是洪水

漫过堤顶决口成灾。由于泥沙淤积,还导致河床宽浅,溜势多

变,一旦大溜顶冲大堤,也常发生冲决。黄河决口后,如长期

不能堵合,即形成河道迁徙改道。

河道整治是人们为了防治水害、兴修水利而采取的控导水流、

稳定流势的措施。黄河的河道整治源远流长。由于河道两岸历

来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因此从古代开始就采用了一些整治

河道的措施。相传在公元前2300多年前,大禹利用顺水之性、

因势利导、疏川导滞的办法,将漫流洪水排泄入海。西汉时期

在竣县一带的黄河上,于水流严重淘刷的弯曲段,修筑石堤御

流,以防破堤决口。东汉时在原阳一带修建了“八激堤”,即

用石料在受溜淘刷严重的堤段修建石垛,以托溜外移,类似现

代险工的坝、垛。明代潘季驯在多年治河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

“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水合则势猛,

势猛则沙刷,沙刷河深”关于水沙相互关系的科学论断,并提

出了稳定河道,坚筑堤防,束水攻沙,借清水刷黄的治河方

策。他主张修筑由缕堤、遥堤、月堤、格堤组成的堤防系统。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都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指导实践意义。

历代采取的整治河道措施,在防御洪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黄河管理的传统模式可以概括为:

黄河管理主要着眼于人类安全与经济;在管理措施中主要着眼

于水利工程;在水利工程中主要着眼于坝、库建设。这一模式

固然有着其历史合理性。但根据黄河及流域的现时水资源、生

态、经济、社会状况,根据对黄河的现代需求,根据上述伦理

框架,这一传统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忽视了黄河生

态,黄河文化;第二,由于偏重工程,轻视制度,偏重坝库,

轻视其它工程措施(如配水、环保等),因而未能更为有效地

提高水资源质量和利用效率,扩展水资源的服务功能,改善水

经济收益分配的公正性。

要实现黄河健康生命的终极目标,黄河水利委员会将从以

下方面着手落实:推进减少入黄泥沙的措施建设;有效管理流

域及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增加黄河水资源量的外流域调水方

案研究;建设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制定黄河下游河道科学合理

的治理方略;确保使下游河道主河槽不致萎缩的水量及其过程

塑造;满足降低污径比;治理黄河河口。

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的膨胀,废污水

排放量与日俱增。据统计,70年代后期年排放废污水18.5亿

吨,80年代初为21.7亿吨,90年代初已达32.6亿吨,10年间

增加50%以上。其中工业废水23.3亿吨,占流域废污水总量的

71.5%,生活污水9.3亿吨,占28.5%。从1993年黄河水资

源保护局组织流域各省区水利部门进行的入河排污口调查结果

看,黄河干流龙羊峡水库以下,以及部分流经城市、工矿区的

主要支流,日排废污水5000吨以上的入河排污口就达1500多

个,其中直接排入黄河干流的近150个,约占10%。仅调查范围

内,废污水年入河量已近32亿吨。由此可见,目前全流域废污

水实际年排放量远高于统计值32.6亿吨。

温差悬殊是黄河流域气候的一大特征。总的来看,随地形三级

阶梯,自西向东由冷变暖,气温的东西向梯度明显大于南北向

梯度。年平均气温为-4℃左右的最低中心处于河源的巴颜喀拉

山北麓,流域极端最低气温出现于河源区的黄河沿站,曾有过-

53.0℃的记录(1978年1月2日)。年平均气温为12~14℃的高值

区则位于黄河下游山东省境内,流域极端最高气温的记录出现

在河南省洛阳地区的伊川站,其值达44.2℃(1996年6月20

日)。

发源于甘肃的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上游就被重度污染。

出甘肃后,流经陕西 18 个县市,在为西安、宝鸡、咸阳、渭

南等省内中心城市补给水源的同时,接纳了至少 3 亿吨工业废

水,其中,铬 21.2 万吨,从而使渭河成为黄河污染最严重的

支流之一。造成污染的“名副其实”的主力是造纸业。均没有

任何环保设施,制浆时产生的黑液,漂白时产生的白液,都全

部直接排入渭河。在工业污染居高不下的同时,沿黄生活污染

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流域内的大城小镇,竟然绝大多数都没有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目前,排放的约 20 亿吨污水,仅有

8.8% 经过处理,达标则只有可怜的 5.5%。80 年代初期,黄

河水污染主要发生在枯水季节,而进入 90 年代以后,丰水与

枯水季节污染程度不相上下,丰水季节污染显著加重,干流的

污染范围从兰州、包头等老工业基地往中下游扩展,在老污染

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原来水质较好的潼关、石嘴山、

花园口等河段,水质明显恶化。

也许到未来,再看不到忙碌的采沙船,代替他们的是先进的过

滤器,他们可以不分昼夜的工作大量采集泥沙,让黄河更清澈

更美丽,如果人类还不警觉,还是无止境的开采,造成了恶性

循环,后果不堪设想。

希望大家一起保护黄河,让她更美丽、更辉煌!

黄河周围的环境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

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

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

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西界巴颜喀拉山,北抵阴山,南至秦岭,东注渤海。

流域内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形成自西而东、由高及低三

级阶梯。最高一级阶梯是黄河河源区所在的青海高原,位于著

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

上,耸立着一系列北西——南东向山脉,如北部的祁连山,南

部的阿尼玛卿山和巴颜喀拉山。黄河迂回于山原之间,呈“S”

形大弯道。河谷两岸的山脉海拔5500~6000米,相对高差达

1500~2000米。雄踞黄河左岸的阿尼玛卿山主峰玛卿岗日海拔

6282米,是黄河流域最高点,山顶终年积雪,冰峰起伏,景象

万千。

黄河流域的日照条件在全国范围内属于充足的区域,全年日照

时数一般达2000~3300小时;全年日照百分率大多在50%~75%

之间;仅次于日照最充足的柴达木盆地,而较黄河以南的长江

流域广大地区普遍偏多1倍左右。

黄河流域的太阳总辐射量在全国介于中间状况,北纬37o以北地

区和东经103o以西的高原地带,为130~160千卡/平方厘米?

年;其余大部分地区为110~130千卡/平方厘米?年,虽然不及

国内西南部,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强,但普遍多于东北地区和

黄河以南地区,为我国东部地区的辐射强区。

黄河下游的洪水,主要来自中游三个河段,即河口镇至龙门间

(简称河龙间);龙门至三门峡间(简称龙三间);三门峡至

花园口间(简称三花间)。这三个区间产生的洪水是构成下游洪

水的主体。上述三个不同来源区的洪水,组成花园口站三种不

同类型的洪水:一是以三门峡以上的河龙间和龙三间来水为主

形成的大洪水(称为上大洪水)。如1933年洪水,陕县站实测洪

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1843年大洪水,据调查估算陕县站洪

峰流量为36000立方米每秒。这类洪水具有峰高、量大、含沙量

大的特点,对下游防洪威胁严重。二是三门峡以下三花间来水

为主(称为下大洪水)。如1958年花园口站实测洪峰流量22300立

方米每秒和调查的1761年花园口站32000立方米每秒洪水。这类

洪水的特点是涨势猛、洪峰高、含沙量小、预见期短,对黄河

下游防洪威胁最大。三是以三门峡以上的龙三间和三门峡以下

的三花间共同来水组成(称为上下较大洪水)。如1957年及1964

年洪水,花园口站流量分别为13000立方米每秒和9430立方米每

秒。其特点是洪峰较低,但历时较长,对下游堤防威胁也相当

严重。

长期以来,黄河下游决溢灾害之所以特别严重,不仅因洪水

大,更重要的是泥沙淤积河道,河床不断升高,排洪能力降

低。黄河下游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每年约有4亿吨泥沙淤

积在下游河道内,以致河床日益升高,使其一般高出两岸地面

3~5米,最高达10米,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洪水时

常有漫堤或冲决的危险。1933年陕县站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

秒洪水,水大沙多,边涨边淤,水位特高,洪水一出峡谷,从

温县、武陟到兰考、长垣,两岸堤防共决口61处,不少是洪水

漫过堤顶决口成灾。由于泥沙淤积,还导致河床宽浅,溜势多

变,一旦大溜顶冲大堤,也常发生冲决。黄河决口后,如长期

不能堵合,即形成河道迁徙改道。

河道整治是人们为了防治水害、兴修水利而采取的控导水流、

稳定流势的措施。黄河的河道整治源远流长。由于河道两岸历

来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因此从古代开始就采用了一些整治

河道的措施。相传在公元前2300多年前,大禹利用顺水之性、

因势利导、疏川导滞的办法,将漫流洪水排泄入海。西汉时期

在竣县一带的黄河上,于水流严重淘刷的弯曲段,修筑石堤御

流,以防破堤决口。东汉时在原阳一带修建了“八激堤”,即

用石料在受溜淘刷严重的堤段修建石垛,以托溜外移,类似现

代险工的坝、垛。明代潘季驯在多年治河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

“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水合则势猛,

势猛则沙刷,沙刷河深”关于水沙相互关系的科学论断,并提

出了稳定河道,坚筑堤防,束水攻沙,借清水刷黄的治河方

策。他主张修筑由缕堤、遥堤、月堤、格堤组成的堤防系统。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都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指导实践意义。

历代采取的整治河道措施,在防御洪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黄河管理的传统模式可以概括为:

黄河管理主要着眼于人类安全与经济;在管理措施中主要着眼

于水利工程;在水利工程中主要着眼于坝、库建设。这一模式

固然有着其历史合理性。但根据黄河及流域的现时水资源、生

态、经济、社会状况,根据对黄河的现代需求,根据上述伦理

框架,这一传统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忽视了黄河生

态,黄河文化;第二,由于偏重工程,轻视制度,偏重坝库,

轻视其它工程措施(如配水、环保等),因而未能更为有效地

提高水资源质量和利用效率,扩展水资源的服务功能,改善水

经济收益分配的公正性。

要实现黄河健康生命的终极目标,黄河水利委员会将从以

下方面着手落实:推进减少入黄泥沙的措施建设;有效管理流

域及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增加黄河水资源量的外流域调水方

案研究;建设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制定黄河下游河道科学合理

的治理方略;确保使下游河道主河槽不致萎缩的水量及其过程

塑造;满足降低污径比;治理黄河河口。

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的膨胀,废污水

排放量与日俱增。据统计,70年代后期年排放废污水18.5亿

吨,80年代初为21.7亿吨,90年代初已达32.6亿吨,10年间

增加50%以上。其中工业废水23.3亿吨,占流域废污水总量的

71.5%,生活污水9.3亿吨,占28.5%。从1993年黄河水资

源保护局组织流域各省区水利部门进行的入河排污口调查结果

看,黄河干流龙羊峡水库以下,以及部分流经城市、工矿区的

主要支流,日排废污水5000吨以上的入河排污口就达1500多

个,其中直接排入黄河干流的近150个,约占10%。仅调查范围

内,废污水年入河量已近32亿吨。由此可见,目前全流域废污

水实际年排放量远高于统计值32.6亿吨。

温差悬殊是黄河流域气候的一大特征。总的来看,随地形三级

阶梯,自西向东由冷变暖,气温的东西向梯度明显大于南北向

梯度。年平均气温为-4℃左右的最低中心处于河源的巴颜喀拉

山北麓,流域极端最低气温出现于河源区的黄河沿站,曾有过-

53.0℃的记录(1978年1月2日)。年平均气温为12~14℃的高值

区则位于黄河下游山东省境内,流域极端最高气温的记录出现

在河南省洛阳地区的伊川站,其值达44.2℃(1996年6月20

日)。

发源于甘肃的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上游就被重度污染。

出甘肃后,流经陕西 18 个县市,在为西安、宝鸡、咸阳、渭

南等省内中心城市补给水源的同时,接纳了至少 3 亿吨工业废

水,其中,铬 21.2 万吨,从而使渭河成为黄河污染最严重的

支流之一。造成污染的“名副其实”的主力是造纸业。均没有

任何环保设施,制浆时产生的黑液,漂白时产生的白液,都全

部直接排入渭河。在工业污染居高不下的同时,沿黄生活污染

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流域内的大城小镇,竟然绝大多数都没有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目前,排放的约 20 亿吨污水,仅有

8.8% 经过处理,达标则只有可怜的 5.5%。80 年代初期,黄

河水污染主要发生在枯水季节,而进入 90 年代以后,丰水与

枯水季节污染程度不相上下,丰水季节污染显著加重,干流的

污染范围从兰州、包头等老工业基地往中下游扩展,在老污染

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原来水质较好的潼关、石嘴山、

花园口等河段,水质明显恶化。

也许到未来,再看不到忙碌的采沙船,代替他们的是先进的过

滤器,他们可以不分昼夜的工作大量采集泥沙,让黄河更清澈

更美丽,如果人类还不警觉,还是无止境的开采,造成了恶性

循环,后果不堪设想。

希望大家一起保护黄河,让她更美丽、更辉煌!

关于黄河的几个问题,请大家解答一下

1、黄河的源头是哪里?

青藏高原

2、黄河流经的几个城市有哪些?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3、黄河的水是怎样的?

据历史记载,从先秦到国民党统治的3000多年里,仅黄河下游就曾发生过一千五百多次大的决口,每一次都造成洪水横流、千里泽国的人间惨象,而近几十年来,由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事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黄河又出现了严重的缺水断流和水污染等新的问题。

黄河流域早期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反映古猿人文化的有:

西侯度猿人文化

1961年于山西芮城西侯度发现的,距今150万年~180万年,为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早期猿人文化。

蓝田猿人文化

1963年~1964年在陕西蓝田公王岭与陈家窝发现,其中公王岭猿人距今100万年~115万年,陈家窝猿人距今50万年~59万年。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猿人文化。

大荔猿人文化

1978年于陕西大荔甜水沟发现,距近30万年~50万年,为晚期猿人文化。

——反映古智人文化的有:

丁村古人文化

1954年~1976年于山西省襄汾县汾河东岸丁村发现,距今7万年~9万年,属于旧石器中期文化,为早期智人。

河套新人文化

1922年及1956年~1960年在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发现,距今3万年左右,为晚期智人。

——现代人是由新人直接进化而来的,分为4个阶段:

细石器文化

距今10000年~7000年,黄土高原多处发现该时代文化遗址,如陕西大荔沙苑、山西沁水下川等地。

新石器文化

距今7000年~3700年,按最早发现地点及所代表的发展阶段划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称仰韶文化,距今7000年~5000年,1921年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中期称龙山文化,距今5000年~4100年,1928年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晚期称二里头文化,距今4100年~3700年,最早发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为夏代文化遗址。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部浐河东岸半坡村,是黄河流域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仰韶文化的一种早期类型,距今约6000年。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为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1953年春,西安市在建设纺织城时发现,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获得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青铜器文化

距今3700年~2700年,可划分为三期:早期为二里岗文化,即郑州商城文化,距今3620年,为商代早期文化;中期为殷墟文化,即河南安阳小屯村文化,大致为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为商代晚期文化;晚期为岐山文化,即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都城文化遗址。

铁器文化

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春秋初期,如在河南新郑仓城发现的春秋铸铁遗址,在河南卫辉市固围村发现的战国墓葬遗址,在西安周围发现的西安隋唐都城文化遗址等。

中石器时代,是连结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过渡阶段或中间环节。1956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为配合黄河三门峡水库的建设,在陕西大荔县的沙苑地区发现15处遗留有打制的石片和石器的地点,共采集到3000余件标本。根据这些石器的特点,认为它们是中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存,从而将其命名为我国的第一个中石器时代文化——沙苑文化。

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发展的中心。中石器时代的特征是:社会经济生活以渔猎和采集为主,属于自然经济,还没有出现农业。在中石器时代,细石器的普遍使用促进了狩猎和采集经济的发展。数十年来,在黄河流域发现了大量以细石器为主的文化遗存,不仅有可能填补我国新旧两大石器时代之间的缺环,而且还显示出我国中石器时代细石器工艺最发达的地区就是黄河流域。有的考古学家认为,正是在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细工艺传统为代表的中石器时代文化,其后,才在黄河流域发展成为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此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发展的中心。

黄河有哪些文化内涵或特殊意义?

黄河有哪些文化内涵和特殊意义,黄河的文化内涵和特殊意义就是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一个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

黄河有灿烂的文化,具体表现在哪里

古老的黄河,是我们民族的母亲河,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与发祥地。它经过亘古不息的流淌,孕育出了世界上最古老、最灿烂的文明。

黄河流域,依其地理与文化特征,可分为三段:从源头到内蒙古河口镇为上游,主要是马家窑文化;从河口镇到河南旧孟津为中游,主要是仰韶文化;从旧孟津至入海口为下游,主要是龙山文化。其中的马家窑文化,制陶业非常发达,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从黄河文化来说,千万年来,黄河自青海东流,进入甘肃,广袖轻舒,彩练回旋,形成了天下黄河第一弯——玛曲;此后它又穿山绕谷,围堰聚水,形成了刘家峡、八盘峡等高峡平湖。在黄河中上游的甘肃这片黄土地上,诞生了辉煌灿烂的大地湾、马家窑等彩陶文化和黄河农耕文明,而这片黄土地又赋予了黄河以黄色的容颜。沿黄河甘肃段一路北上,不但可以欣赏河水清澈、溪流纵横、草场丰茂的黄河首曲景色,还可领略黄河特有的跌宕冲撞、奔腾而来、咆哮而去的大河气度,更能饱览高峡平湖、绝壁万仞的壮观景色,还可体验黄河中上游独特的乡风民俗,探究中华民族文明之源。

黄河甘肃段干流全长913公里,孕育出了羊皮筏子、黄河水车等富有甘肃特色的黄河文化产物。而黄河三峡,因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而得名,在流经永靖县境内107公里的黄河主道上,有着秀丽的山水,散布着刘家峡水库、炳灵寺石窟、炳灵石林、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太极岛等景点。此外,景泰黄河石林的古石林群不仅颇富特色,而且规模宏大,占地约10平方公里,国内罕见。

黄河文化是一个时空交织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共同体。她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政治、经济、军事、艺术、哲学、科技、教育、语言文学、史学、宗教、民间信仰、道德规范和社会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既有史前时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马厂文化、齐家文化等文化类型;还有象征中华民族远古先民的“三皇”(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轩辕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以及帝禹夏后氏等。从夏商到清代,农业生产逐步发展,在农具制作、灌溉技术、谷物种植、畜牧业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手工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高超的青铜器、铁器、陶器、瓷器、玉器、舟车等制作技术及其文化成果;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在算学、天文学、地理、水利、医学、纺织、造纸、印刷、冶金、建筑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思想文化兴旺发达,产生了一代代优秀的思想家和思想学说,编著了大量的史学书籍,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艺术方面的成绩斐然,在绘画、书法、雕塑、音乐、舞蹈、戏曲、杂技、石窟等方面留下了丰厚的遗产;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历史文化人物,他们建构了黄河文化鲜活的文化人格;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形成了传统节日以及各种礼俗。近代以来,黄河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取得了更为丰厚的成果,逐步走向了世界。

而作为黄河文化中心的兰州,既是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西北重要的枢纽城市,也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这里有白塔山、五泉山;有浓缩的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彩陶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绿色长廊、文化长廊和水上乐园;兰州黄河百里风情线上的“黄河母亲”“天下黄河第一桥”——中山桥等,更是领略黄河文化的上佳地点;这里还有水车博览园、金城关文化风情园、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楼、中国秦腔博物馆、兰州彩陶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兰州国学馆等;还依托黄河文化,开发了黄河石、刻葫芦、陶器、水车模型等工艺品。

在新时期,黄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黄河文化,也必将在新的时代大放异彩。

古老灿烂的黄河文化-黄河文化-每日甘肃-文化

望采纳

本文链接:http://www.sxhhwh.com/huanhewh/6352.html 转载需授权!

黄河文化的不足之处

上一篇:黄河文化农耕具体分为(黄河农耕文明)

下一篇: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黄河文化带建设规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